首届中国白酒产区数字化大会在成都启幕
界面四川独家获悉,11月9日,为期两天的首届中国白酒产区数字化大会在成都启幕。现场探讨了中国白酒作为国内传统产业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如何立足既有优势,寻求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发展路径。
当日上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李强、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冯锦花、中国白酒金三角协会理事长王少雄、四川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后强、中国酒业协会原酒委员会理事长谢明、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等出席活动并发表讲话。
据悉,2022年前三季度(1-9月)国内白酒实现营业收入2542.23亿元,同比增长18.15%,其中20家上市酒企实现2684.5亿元,贵州茅台、四川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五家酒企营业收入2117.18亿元,在白酒上市公司的占比达78.87%,净利润实现917.74亿元。
李强认为,白酒行业对稳增长、稳经济大盘贡献较大,并提出“优化白酒产业数字生态”,持续释放行业活力的期许。
何勇表示,中国白酒在观念上一直超前,但受制于保障率、物流、消费体验等因素,数字化程度相对较弱,但目前迎来了变革机遇,在生产、产区、消费端上都“可为、有为、必为”。
谢明表示,中国白酒依托于农耕文化,类似于丝绸、茶叶、陶瓷等传统行业,但它有固有技术知识产权、有知名品牌、有大企业引领,未来持续发展可以通过产区与数字融合,实现“产区催生品牌,品牌拉动产区”。
李后强表示,饮酒群体已经发生质、量变化,50、60甚至70群体都在逐渐退场,而90后消费者已经占到58%以上,饮酒偏好已经转变——“香型时代必将成为过去,产区品牌时代已经到来”。白酒行业面临理念调整、产品调整和市场调整。他此前曾提出白酒发展周期论,认为6年为小周期,18年为中周期,而中国白酒行业正面临54年的技术革命周期。
现场,腾讯企业微信、弯弓Digital等也在数字化管理、营销等方面进行了分享。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宿义表示,白酒行业面临共性问题较多,其中酿造工艺要求人工程度较高,只能实现半人工半机械化,而泸州老窖正在摸索科技化“提质增效”的经验。川酒集团董事长曹勇表示,将通过数字化与企业合作,共同打造“中国白酒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