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有哪些能让外地游客耳目一新的地方?
1.海明威与成都
《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流传最广的长篇小说之一,现在有种说法是,海明威的这本书写于成都。 海明威夫妇在成都呆了三个月。他的住所就位于现今的商业街省委大院内,在此期间他完成了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
2.贲园书库
贲园书库是著名藏书家严雁峰、严谷荪父子的藏书楼,始建于1914年,历经10年建成,在中国藏书界有“成都天一阁”之美誉。当时的贲园,可以说是成都所有读书人向往的地方。现在这座隐藏在和平街16号院内的百年藏书楼已经被挂牌保护起来。
3.成都金堂的天主教堂
舒家湾天主堂在金堂淮口华兴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1902年金堂义和团起义被毁,后又重修。占地面积1648.82平方米,是川西地区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 石牌坊为中西合璧石质建筑,前有素面栏杆及须弥座基平台,由阶梯式踏道分为两半,面阔16米,素面坊基中部有3个圆拱门。门柱刻半圆形花边,柱斗刻蝶形图案,左右上侧刻葵花图案,门柱两侧有素面半圆柱。外边又有方形小柱。再两边为两侧门,门上刻有3联半圆凸弧,两侧门左右又为2组交错的小方柱和素面半圆柱。总计3个门,6根半圆柱,6根小方柱,排列整齐美观。各柱之上,共同承受上下带平板枋之凹形素面额枋。
4. 雨后龙泉山
龙泉驿区洛带镇的金龙寺登山,向西眺望,眼前一马平川,平原上雾气朦胧,在雾气的上方万仞高山缩小成一条蓝色的玉带一字排开,隐隐的浮在平原上。这些山应该就是成都平原与青藏高原的过度的龙门山脉、邛崃山脉了。这些山虽然朦朦胧胧,若隐若现,但却能实实在在的感觉到他们都是高大雄伟,气势如虹的大雪山。
5.成都古城墙
在北较场西路,还未到五丁桥,这是目前成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遗址。
6.望丛祠
在距成都市西北郊25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县城,叫郫县,在县城的望丛中路3-4号,坐落着一座庄严的祠堂,这就是纪念古蜀国望帝和丛帝两位著名君主的祠宇,里面还有望帝和丛帝的陵墓,这座祠堂叫做望丛祠。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316年,在肥沃广袤的成都平原上,繁衍生息着一个古老的国度——古蜀国,这个前后延续2000多年的帝国,先后经历了蚕丛、柏灌、鱼凫、望帝、开明五个重要王朝,直到公元前316年被秦所灭。蚕丛、柏灌、鱼凫、望帝、开明分别是古蜀国五个王朝的建立者和开拓者,对古蜀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尊称为“蜀人五祖”。
7.太阳神鸟
成都的标志:(金沙)太阳神鸟。是商周时期的金器,呈圆形,器身极薄。图案采用镂空方式表现,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现收藏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8.李白说成都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译文:成都真是人间天堂,千家万户,如画如图。翠草绿树白云青山红崖如同蜀丝锦绣,长安及秦川的风光比得上吗?
9.杜甫说成都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10.李商隐说成都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译文:成都酒的酿制水平很高,味道颇为醇美。由夫妻开的小酒店,联想到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卖酒故事.
暂时想到这些 以后想到再补充
~~~~~~~~~~~~~~~~~~~~~~~~~~~~
破百了再来补充点
镋钯街
一听这个街的名字就很有故事。的确“镗钯”读起来铿锵有力,又十分生僻少见。镗钯实际上是一种兵器,古大慈寺面积很广,便将寺庙附近的一条街作为大慈寺的兵器仓库,光绪年间这条街被命名为“镋钯街”。其实离春熙路真的就一步之遥,真有些韬光隐晦的意思。现在的街道被从新修葺以后,很有上海滩的感觉。
重点要说的是,这条街除了很成都的市井之外,还有许多有特色的小店。
成都第一家24小时书店——轩客会。天气渐暖,那些路过成都的背包客们,也算有个落脚的地方了,再也不用为提前去机场车站打发时间而发愁了。
镋钯街88号青年空间,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类似于创业集市的地方,修得中规中矩。不过里面的素餐和饮料真的一般,时不时的有一些放映会,读书沙龙之类的活动。
崇德里,一家修得很成都的精品酒店,酒店的口号就是“一个城市的回家路”。里面一共有4栋楼,分别是1号院、3号院、5号院及一幢老旧教工宿舍(4号楼)组成。目前一共只有三家店,分别是私房菜馆“吃过”、茶文化馆“谈茶”和小型精品酒店“驻下”。就像去了北京要住胡同一样的道理,住在这里感觉自己就是成都人了,和对面房子的人马上就成了街坊领居。
镋钯街56号日记咖啡馆,如果光是喝咖啡还不能很好打发你的下午茶时间,那就看看在你之前的客人所留下来的日记吧。有时候人人都是树洞,又总喜欢窥探着别人的心事。
锦江区镗钯街39号 LETS GRIND FRESH ROASTED COFFEE,这家咖啡店的老板大有来头,在2011年的哥伦比亚波哥大咖啡大师比赛获得了2011WBC中国区的冠军。老板很高冷,很难聊,主要是人家的心思都花在咖啡上了吧。
锦江区镋钯街59号时语甜品店,直到现在我都没能尝到这家的奶茶。他们家的味道都是从朋友嘴里听来的。在现在这种奶精加奶茶粉的时代下,老板还能潜心研究手冲奶茶,而且经常说走就走,老板你快回来吧。
走完镋钯街十字路口右转,青莲上街5号附1号 無早独立书店 旁边有家咖啡店也是他们的。 两个女老板,一个负责书店,一个负责食物 ,店里的所有东西都让人感觉很用心。
~~~~~~~~~~~~~~~~~~~~~~~~~~~~~~
破两百
有点不好意思了
于是决定再来加一点最近发现的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龙王庙正街
龙王庙正街位于成都是一环路以内,在春熙路和喜年广场附近,靠近府南河, 在武侯区管辖范围内。这里曾今是成都老城区的一部分。由于城市化的飞速发展,龙王庙正街附近的街区都变成了繁华的现代都市商业区。 春熙路,喜年广场的商业气息将这条古老的被人遗忘了的小街巷包围了起来。虽然离春熙路一步之遥,但由于都是红墙瓦房,年久失修现居住在这里的都是一些低保户和环卫工人。最高的一栋红楼是有天井可以爬上去的,但是也要得到楼下居民的同意才行,从这个角度看春熙路,是别有一番风味的。
有没有瞬间80年代的既视感?龙王庙正街还有两家出门的餐厅:邱金小炒和绝城芋儿鸡,老成都人应该都知道,一家自贡菜,一家江湖菜!
成都太平寺机场为抗日战争中修建,跑道为南北走向,一条2580米乘45米的主跑道,东面有一条独立的690米乘20米的小型跑道。在2008年05月汶川地震,2010年0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不久,成都军区空军又在这里设立了抗震救灾指挥所。太平寺军用机场成了抗震救灾的主要中转站,为灾区人民运送了大批的物资。只听说邓爷爷秘密来成都的时候才从这里降落,还有一年刘徳华在成都开个唱也是从这里降落,再追溯到几十年前,国民党就是从这里逃跑的。1994年,国际飞行机锦标赛就在这里办的。
乘车:成都太平寺机场,从高升桥坐10路,沿川藏公路往簇桥方向走,到红牌楼后,往左拐进一条土路,走20分钟就到了,大片大片的草地,站在草地里,看不见人的影子,飞机场跑道上很多放风筝的小孩子,很少有人干涉,可能这里几乎没有飞机起落,昔日的军事禁区成了附近居民的乐园,遛狗的,骑车的,晒太阳的...除了有一条飞机起降的跑道,还有一片野草地,完全拍得得出,“爱上一匹野马,可我的家里也有草原”的感觉,而且最近多了很多来拍婚纱的。
两家小店
不远树下的院子
西华门街,西二巷,不远树下的院子。隐约透着一股民国范儿。这是一条极为普通的老成都小巷子。隐藏在成都市中心,难以被人发现。走进巷子,巷口小馆子生意红火。两旁围墙后面偶有一丛竹子,一树桃花探出来。老楼生锈的铁门口,藤椅上坐着个老守门人。再往前,会忽然有一堵干净的白墙和掩住的木门出现,青瓦檐下挂着半截白棉布帘。极简,却让人觉得忽然不一样了。推门而进,霎时便像踏入另一方天地。院子就在这里,里面感觉要会几句日文才能hold住全场啊!
葆光书店
书店靠近小南街,荫蔽在一条清净的巷子中,店门旁有一颗茂密的大树。小巷里的悠闲自得,像世外桃源似的出落成葆光书店。一处宁静安闲的去处,不用在图书馆里熙熙攘攘。书店都是她们自己设计的,店里的大门、窗棂使用的都是旧木料,是两位店主奔走各地带回来的,就像老老的书房,让人一进门就能沉静下来。整个书店的色调是绿色的,既瑰异又谐和。这种传统文化与英伦的情愫交织在一起,让葆光书店更添浓厚的书卷气。临街的一个房间,铺上简单的榻榻米并装有日式的窗棂,在柔软的坐垫上赖着,看看书,望向窗外的景象,就算发发呆你也可以自在的呆在这里整个下午,精心阅读。
西村大院
成都西村,一个“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体、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文化艺术及创意产业集中发展园区。位于青羊区贝森北路1-5号,占地面积百余亩,总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开了很多店,有吃的,喝的,创意的...时不时还有小市集。每间隔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会就降落双流机场的飞机,拍拍飞机也是不错的选择。旁边的别墅区还有几个不错的咖啡店和摄影工作室。
最后给吃货们送上一组成都的手绘地图
两家非常有意思的民宿,来自Airbnb
1.梅盖子的小屋,微信:mldaloha
【我们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我们是两个喜欢电影、音乐、手作、烹饪、摄影、旅行、爱生活的大男孩,想要和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你一起分享我们所生活的城市里有态度的美食,有意思的当地人,有故事的地方。
【我们所理解的有意思的旅行】:旅游最本真的样子——与当地人促膝长谈,品当地最地道的食物,去当地人最多的集市,看一场最本土的地方戏;旅行书或者攻略不一定是最好的参考,有时电影、音乐或许更能开启新的感官体验;只有本地人才知道人少、景美的极致风光,这些私藏的地点或许永远不会出现在Lonely Planet或者穷游锦囊里面。
2.志的小屋
房主和一只两岁的柴犬一起生活在这个带花园的公寓里面。这个公寓拥有130平方的超大花园露台;是此民宿最大的特色,不管是在花园露台早餐还是在花园喝酒纳凉,都是一次不错的入住体验。
~~~~~~~~~~~~~~~~~~~~~~~~~~~~~
为什么成都人喜欢吃串串?重庆人喜欢吃火锅呢?因为懒!
一个笑话告诉你原因:
A: 我们切次火锅嘛!
B: 不切,每次去都捞来捞去夹不起好恼火哦!
A: 哎呀那就吃串串!不用夹!
B: 算了改天嘛,今天时间紧,来不及咯!
A: 那就去吃冒菜噻!不用我们自己涮了。
B: 啊那还要等人家去煮,现在人这么多!
A: 哎好嘛,我们去吃钵钵鸡,人家做好了的摆在那里我们拿来就吃!
B: 走起!
由此可见懒惰程度已经很明显了
钵钵鸡(冷锅)>冒菜(热锅)>串串(可冷可热)>火锅(非烫)
那么重庆火锅和成都串串到底有什么区别
还是一句话:吃火锅不数签签,吃串串才数签签
具体而言:
1.形式:火锅是直接将食材扔到锅里煮;串串是将食材用竹签串起来,再扔到锅里煮
2.锅底:火锅锅底红汤以牛油为主,串串香多以植物油或混合油为主,当然现在也有牛油串串香
3.蘸碟:火锅是食客自己将各种调料(如蒜泥、香菜、食醋等)倒入碗中,更有当地的土著舀一定量的锅底汤汁浇入碗中做成;串串香蘸碟一般是香油碟,或是干碟(混合有辣椒面花生等),直接由服务员端上来。
4.煮法:火锅都是边吃边煮(放入生食,煮熟后食用,然后再加入生食,如此循环)。串串分为火锅串串和冷锅串串,火锅串串是将生的串串全部放入锅中,煮熟后食用;冷锅串串是煮好了,端上来,食用过程中不需要再加热。
5.味道:火锅在麻辣程度上均高于串串香,串串香则主要突出一个“香”字,各品牌间麻辣程度差异很大。
今天楼主就来和你讨论一下老成都好吃没得药医的土著们眼中的老味道
1.华妹冷锅串串
地址: 北三街(近成都饭店)
因为地方不太好找,但这个小区藏了很多有意思的馆子,比如水饺,比如甜不辣,比如华妹。来吃华妹的几乎都是本地土著,已经开了10多年了,菜品新鲜,卫生干净,微辣回甜,油碟和干碟量足味正,尤其是夏天坐在绿树成荫的店门,光着膀子吃着串儿喝着雪花,完全就是成都版的《请回答1998》。
人均:30元
推荐菜:麻辣牛肉、脑花、火锅粉
2.曾群串串香
地址: 水碾河南2路
和华妹一样,出入这家点的几乎都是附近的街坊邻居。由于曾经有一年入选成都十大苍蝇馆子之一,所以被大家熟知起来。牛肉是特色,曾群的牛肉对肉的部位,一直都是特别讲究的,所以有别于其他。不是片成片状的而是坨坨子,以往吃的坨坨牛肉都比较偏老,但是这家居然出奇的嫩。鹌鹑蛋和兔腰都是不摆出来卖的,你不喊他拿出来是看不到的。兔腰要隆重推荐下,配上他家的干碟不摆了。
人均:40元
推荐菜:牛肉、兔腰、掌中宝
3.刘老大串串香
地址: 水碾河路26号(近蜀都大道)
特色不得不说一下源汤油碟, 老板亲自过来给闲置君调制油碟,他会用了汤勺和漏勺,往红汤那里勺了一层油,对于外地不善食辣的客人来说几乎是要抓狂的。但最后你发现真的很香很好吃。每次经过这里,排队的人总是络绎不绝。
人均:53元
推荐菜:牛肉、特色小郡干
4.刘嬢串串
地址: 太升南路282号附3号民居
用蜂窝煤炉子煮出小时候麻辣烫味道,民国期间的房子,小院闹中取静,菜品品种不多,荤菜牛肉和鸡心需要提前预约过来才能吃到。主打情怀路线毕竟是100多年的老民居然后家传麻辣烫生意现在由儿女来负责烫菜,总体来说味道中规中矩。
人均:30元
特色:干碟、牛肉
5.黑哥串串香
地址: 新鸿南路79号(新华公园后门对面)
同样也是在一个老小区里面,藏龙卧虎里面全是好吃的。店面不大,每天不到5点半就坐满了,老板黑哥时不时的还要放个假。黑哥的菜品很新鲜,一看就是当天的菜。味道很接近我们以前小时候吃的麻辣烫的味道。
人均:55元
特色:牛肉、豆腐干
6.墙角角
地址: 一环路牛王庙路口(近工商银行)
居民区一楼改造的店面,非常墙角的一道小门,一不留神就忽略了。老板是典型的成都市井土著,听他们说话便知。特别说一下他们家的干碟,除了海椒面花椒面,还有花生碎、熟葵瓜子和熟黄豆磨成粉,粗细搭配,味道最接近成都最早的干碟。
人均:45元
特色:火锅粉,牛肉
7.小郡肝
地址: 建设南街16号建设南街16号第六医院附近
请注意店名就叫小郡肝,干干净净的,没得前缀也没得后缀,位置在建设路桥头,也是一家开了很多年的老店。这家小郡肝是成都第一家做小郡肝的,郡肝细嫩化渣,早于某结子,尤其最近成都大街小巷“千树万树梨花开”开了无数家某厂小郡肝串串,区别还是相当的大。
人均:45元
特色:郡肝、牛肉
- 一口气介绍了7家本地人常去的老店串串,当然有人会发问,怎么没有某二姐和某结子之类的?楼主想说,吃东西和看人一样,看人讲个眼缘,吃东西也讲个味缘。众口难调,总有一款适合你!
- 对于外地来成都的朋友来说,吃串串,泡茶馆,穿小巷,逛老街,体验本地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成都生活。就像成都总有吃不完的串串喝不尽的茶馆一样,值得我们每个人用心去发现找寻!
- 哼一首老歌,喝一杯老酒,听一张过去的CD,好的东西再老都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最后楼主为大家送上一首最老的歌——儿歌,一首成都儿歌:胖娃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耍,胖娃骑白马,白马跳得高,胖娃耍关刀,关刀耍得圆,胖娃滚铁环,铁环滚得远,胖娃跟到撵,撵又撵不上,白白跑一趟。
成都高攀路7322厂
成都白药厂,现在名为“解放军七三二二厂”。1906年洋务运动时期修建(110年了吼),曾是成都最早制造火药的工厂,当时是专门为四川机械局提供火药而建的,为了保密,取名白药厂。这个白药,不是用来治病救人的药,而是用作武器的“火药”。 然而现在,这里即将涌入一大波文艺青年,打破它多年来的沉寂。
场内有办公楼,工厂和仓库等建筑数十幢。这些建筑由德国人设计,1902年建成融合了中西方建筑元素。
除了厚重的历史以外,这儿也是一个拍糖水片的好去处!比起被大家熟知的U37和东郊记忆的熙来人往,7322厂显得更加幽静!
红瓦寺街18号的鸳鸯楼
在繁华都市中,总有那么一些让人遗忘的角落,布满历史的痕迹,仿佛带我们回到了过去的时光。位于成都红瓦寺街18号的鸳鸯楼,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
成都世界乐园 “翻开家里相册,要是没有几张世界乐园的照片,就算不上真正的成都人” 。成都世界乐园,乐园修建于1993年,占地700亩,总投资4.38亿元,距成都市区8公里。雄伟壮丽的匈牙利英雄广场、神秘的埃及金字塔、气势磅礴的美国尼亚加拉大瀑布……荟萃了代表世界各地民族风情特色的景点建筑108处。谁曾想到世界乐园这样的鼎盛时期也仅仅维持了9年,世界乐园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游客量逐年减少、日渐衰败,直到真正退出历史舞台。 后来被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买下来改造成校区了,不过现在世界乐园确成了文艺青年们的新宠。
公交信息:地铁坐到犀浦后,前行2.4公里到达,公交车需要半小时,可以用滴滴叫车
北书院街
离市中心不远的红星路旁,一条不长的小街是老成都们喝茶、打牌的好地方,这就是北书院街。蜂窝煤灶上面早已发黑的水壶壶嘴冒着烟,老板急忙提起来加了一颗蜂窝煤进去;有穿着衬衣的商务人士叫杯茶谈着风投和互联网;还有一些上班族饿到不行,店铺没位子坐,直接放在老家具上吃起来,卖家具的老板说了声,“兄弟,莫弄起油了,还要卖的”,男子赶紧垫了几张卫生纸在碗下面。
▲一条街的拉阔
茶馆里竹椅的“嘎吱”声,街坊们的麻将声,生意人的龙门阵,开水的沸腾声,这一场别开生面的交响曲才是“最成都”的声音。
▲别开生面的生活序曲
▲这条街尽头是家出名的苍蝇馆子,三哥田螺
四圣祠街
市二医院旁的一条小街,不足400米长,却有4处近代老建筑,市二医院地铁站C口出来民居据传是谢无量的故居,背后西街还有恩光堂,基督教会旧楼和四圣祠医院旧址。
▲谢无量故居 图/知乎 摄影/孙十三
恩光堂 图/知乎 摄影/孙十三
除了谢无量的故居是中式川西民居风格外,恩光堂是德国巴伐利亚风格的建筑,对面的基督教会旧楼是川西瓦房与洋楼相结合的建筑,市二医院里面的几栋西式小洋楼,经过外立面整修,少了历史的粗粝感。四圣祠北街12号进去,除了老式宿舍楼还有一栋3层楼的小洋房,别有一番趣味。
▲基督教会旧楼以及四圣祠北街12号 图/知乎 摄影/孙十三
八二厂宿舍
八二厂宿舍再次进入人们视线,是因为八二信箱水饺、干海椒抄手等等民间美食。在这些80年修的宿舍对面还有一批更老的宿舍,那是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人参与修建的筒子楼。这些楼具有时代的印迹,宽大的楼梯、红色的墙砖、甚至上世纪50年代就装上了马桶。
新鸿路119号
在成都电视塔旁有这样一个小区,没有八二厂信箱宿舍的历史悠久。虽然都是红砖墙的房子,但改良式的筒子楼需要共用卫生间、厨房,更符合当时厂矿职工的生活需求。来到这里,你会感觉时间停止了,仿佛停留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从各地支援西南建设的退休工人在茶馆里操着不同的方言聊天,一杯素茶只要一块钱,在这里可以找到逐渐消失的“慢生活”。
天赐良鸡 地址:马鞍北路社区33栋2单元(曹家巷派出所旁)
这是在成都北一环附近小巷子里面的一家老店,听说是金堂有名的“做鸡”的地主第三代传人。店面不大,全都是周边的老主顾来吃。紫砂锅炖的鸡汤,非常的清润,一点也不油腻,夏天喝刚刚好。红油鸡、椒麻鸡、凉拌鸡、本味鸡、鸡杂都是这家的拿手戏,其中椒麻鸡被好朋友谬赞,这位成都土著是个资深吃货,她说这家椒麻鸡特别像小时候爸爸拌的椒麻鸡味道。老板说,鸡好吃的原因不仅是拌,之前的煮更为重要,皮软肉紧,吃起来才有嚼劲,当然其中的做法老板说这是不可外传的秘方。
▲鸡汤清润不油腻,新加入的手撕鸡肉也不会柴
▲还原小时候味道的椒麻鸡
▲回味无穷的红油鸡块
▲即便没有用泡椒,鸡杂也一点腥味都没有,还有点回锅香
除了鸡,用鸡汤煮出来的耙耙菜也是在麻辣的合欢之后不错的余兴节目。还有老板自己做的手工冰粉,真心是自己用手搓出来的,红糖浓稠的就像小时候吃到那样甜。冰粉是限量供应的,先下手为强。店里那只说四川话的鹩哥会不时与你打趣“你好!”、“买花花”!
▲超有诚意的手工冰粉
▲将米汤换成鸡汤的耙耙菜,也是清香扑鼻
▲跟着它学四川话,没毛病
洞子口陈凉粉 地址:洞子口德富路42号
在成都,向成都人提起洞子口,必然会想起张凉粉、陈凉粉、赵凉粉。其中,张凉粉因受到蒋介石的青睐,名声大噪,但现在只身前往洞子口就剩下陈凉粉了。张家的老二在文殊院门口开了家店,因为地理位置的得天独厚被许多外地人熟知,成为外地人来本地吃小吃、打卡的地方。
留存下来的陈凉粉几乎霸占了洞子口餐饮半壁江山。没有菜单,没有叫号服务,一到饭点,就要拿出双11的架势抢座位抢菜,所有菜全部做好了放在那里,要吃自己去拿。要是想吃的菜没有,才向服务员点菜。黄凉粉、白凉粉几乎是美味食客的必点菜,除此之外,凉拌鸡块也是这家的招牌。黄酥酥的鸡皮油光发亮,切小块与鲜炸花生米、大葱段、辣椒油拌料,鸡肉紧扎,鸡味浓郁。
▲每盘菜分量都扎实到吓人
何眼镜育儿鸡 地址:双桥路57号院内13栋
钢管厂小郡肝出名后,已经把这个IP搞坏了。没关系,东门厂区宿舍里的美食多到不行,离梅盖子的小屋不远的这家“何眼镜芋儿鸡”就算是这种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小店。传统的竹笋芋儿鸡里面,我们最喜欢吃的是魔芋、竹笋、芋头,最后才是鸡。芋头太大块,口感有点像香芋,如果换作是小个头的芋头就更好了。
▲香芋、笋子虽然是配角,却有点反客为主的勇气
其实吧,我们最喜欢的是他家的干锅鸡爪,鸡爪非常软糯,一吃嘴里就可以把骨头吐出来,每份锅底的辣椒都是老板亲手炒制,非常香,要是鸡爪吃完了,经常会用辣椒下饭。
▲最爱的干锅鸡爪
幺鸡面 地址:十一街10号
小时候流行一个谚语“打点小麻将,看点Y录像(色情片)”,这是四川人民日常生活的写照。过了20年,十一街依然保留着小时候人们的生活习惯,这才是老四川老成都的味道。十一街近几年爆红,马云爸爸、周春芽、霍建华、苍井空、李泉都是这里的座上客,除了喝茶,还有一家店让他们挂念,那就是幺鸡面。
▲十一街是还留存着老成都记忆的温柔乡
▲简单又朴实的鸡汤面
一个媒体从业者去雅安荥经学习做鸡和做面的手艺,清汤土鸡面、幺鸡脆哨面算是他家面里的王牌,资格的鸡汤取代面汤做汤头,口感要比普通面条好很多。不过,拌一个荥经的凉拌鸡佐面,才谈得上对得起这顿饭。荥经棒棒鸡算是荥经的名菜了,除了棒槌敲打切块以外,调料独特,麻辣鲜香,幺鸡面的凉拌鸡也继承了荥经棒棒鸡调料的衣钵,味道是真赞。
▲味道不算浓烈的脆绍面
▲幺鸡面的鸡汤
▲泡椒味浓烈的番茄牛腩面
鸡汤铺子 地址:小南街97号(近冠城花园)
人民公园的旁的这家老店,对于想喝鸡汤,想吃清润的来说是大大福音。店名就摆明了卖点就是鸡汤——白果炖鸡、山药炖鸡、墨鱼炖鸡,满足喝鸡(催)汤(奶)的大需求。所以,如果你在成都觉得什么都太辣了,可以尝试一下鸡汤铺子,又清淡又补。
因为是家老店,吃货自然是从很早以前开始吃,总会发现一些变化,比如鸡汤味道不如从前那么纯正,油开始变多,但总得说来也不算差,好吧,没毛病。所有汤都没加盐,所以自己家的时候可以丰俭由人,慢慢增添。他家小菜分量不多,小份小份的,适合排一大桌拍照。
▲一定要把油拍开,放点盐才比较顺口
变脸只是“综艺节目”,真正的川剧只在这4个戏园“开黑”
在大众传播时代,城市容易被标签化,提到成都总会想到宣传片里出现熊猫、川剧、火锅、盖碗茶。当然,一提到川剧都会想起变脸绝技,因为看起来很酷炫,后来专门作为一种表演形式用于各种商业场合。比如专门坑外地人的锦江剧场,每晚就是一些变脸、顶灯、喷火再加一些声光电的节目,川剧票友一般谐谑这种表演为综艺节目。当然,外国人喜欢去的蜀风雅韵也不过如此,只不过环境和表演稍微扎实一点。火锅店那种变脸串场表演更像是杂耍,失去了戏剧原本的文化意涵。
如果想真正感受成都的本土文化,想真正了解川剧,“综艺节目”过于肤浅,于是我们想在成都找到一些传统川剧表演的地方。然而,川剧作为传统文化正在逐渐远离年轻人视线,我们走访一些川剧票友,他们都是些老年人,向我们推荐了成都市内3家川剧表演地方。最近我们和台湾朋友、法国友人一同去感受了传统川剧的魅力。
地址:华兴正街54号
环境:★★★★
表演:★★★★★
乐队:★★★★
剧目:★★★★
剧团:成都川剧团、民中川剧团、龙泉川剧团、省川剧团
字幕:有
表演时间:每周六/日 14:00—17:00
价格:20~40人
在锦江剧场旁边有个喝茶的地方叫悦来茶园,这是川剧票友每周聚会、看表演的俱佳场所,现场可容纳300~400人同时看川剧。有点像是川剧界的红磡,无论是人气还是表演阵容都是超强大的,当然表演水平应该是这4家当中最高的。票价20~40不等,越靠近舞台价格越高。如果要选择好座位,最好1点左右到达,选择比较好的位置。当然40左右的多为老票友VIP,碰运气才能选到比较好的位置。
▲穿过锦江剧场,就到了非常local的地方,也只有爱看戏的票友知道
悦来茶园的演出只有周六和周日才有,并且多为4幕折子戏。折子戏就是一部大剧目中情节比较完整,戏剧张力以及舞台表现最多的一回(章)。每次演出前,茶园门口都会摆放今明两日演出的注水牌——剧目和表演者,为了更好看懂川剧,建议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剧目梗概,方便理解。
▲有剧情的注水牌,也是用心满满
悦来茶园最好的地方就是有同期字幕,都是现场敲的,虽然有时会音画不同步,但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现场比较大,干扰也相对较多,多选择与老年人坐,观感度较好,还可以问票友一些专业问题。
▲舞台左右两侧均有字幕提词器,方便观众观看剧
地址:望平滨河路6号1栋1层11号(望平街香香巷内)
环境:★★★★
表演:★★★★
乐队:★★★★★
剧目:★★★★★
剧团:梅花剧团
字幕:无
表演时间:每天 14:00—16:30
票价:20
香香巷,是一条离市中心不远的小巷子,不长的巷子四川美食、泰式美食、日料等等之类的小店。在巷子的尽头一个古色古香的门头上挂着“天府古戏园”的牌匾,进去上二楼就是梅花戏园了。
▲穿过一条很有意思的小巷,上2楼就到了梅花戏园,还为老人准备了电梯
戏台还比较大,也装得很精致,看得出来老板非常用心。座位也很宽敞,也为经常来的票友准备了VIP。周末一般是四折戏,平日里就会表演一出完整的大幕戏。创始人胡雪梅把曾经在成都赫赫有名的正华川剧团和一心桥川剧团的当家演员重新组合成梅花剧团,周末两天还会请省市川剧团的名角参演。
▲演员阵容和演出水平在民间剧团里较高,乐队水平较高
剧场是闭合式,相对于悦来茶园,梅花戏院的收音更好,而且观众与舞台的距离更近,带入感更强烈。演出水平和技艺在民间川剧团里面是最高的,并且乐队老师,尤其是节奏那位演奏者很厉害。整体环境以及座椅比悦来茶园还要好,自己泡茶,丰俭由人,只是掺水的不是很积极。
▲演员在后台更衣、化妆、背台词
地址:大安中路2号(北门大桥柴炉火锅内)
环境:★★★☆
表演:★★★☆
乐队:★★★☆
剧目:★★★★
剧团:三花川剧团
字幕:无
表演时间:每天 14:00—16:30
票价:20
北一环沿河一代是最具有成都本土市民气息的场所,开放式的公园、平静的流水、闲适的市民,每隔一段距离具有一两个茶馆,大家沿河而坐,喝着茶、打着麻将、谈着几千万的生意或者几块钱的便宜货,社会的不同阶层都在这里先安无事地享受生活,一定程度上比鹤鸣茶馆更具有生活气息。
▲穿过河边的茶铺,就到了三花川剧团演出的场所
就在这里,一个火锅店下午的日常,迎来送往许多川剧票友前来看戏。三花川剧团就在一个火锅店的戏台上开唱了。三花剧团是由三个女老板组建的,除了她们仨以外,还有一些其他剧团演员来串场。周末的时候,市剧团、省剧团的大台柱也会来献演。除了传统的折子戏以外,还有一些类似小品一样的喜剧,表演诙谐幽默、更通俗易懂,算是不错的调和剂。
▲现场气氛是所有几个戏院里最好的
因为在火锅馆,所以环境比较普通,座椅也是条凳、独凳,没有靠椅,看戏有点累,但掺水很积极,服务也很到位。再加上周边都是西南建筑设计院、省建、华西等家属院,前来看戏都是周边的退休职工,素质普遍较高,并且非常热情,会主动帮你讲剧情。三花的现场氛围也是最好的,观众都会根据剧情和演唱喝彩。观众也会给喜欢的演员一些小费,以表对演员的敬意和首肯。
▲看戏的票友非常热情,听说客人是从台湾来的,特别热情地讲戏。看戏期间,一位曾在新华书店上班的老奶奶紧紧握住台湾童鞋的手,说“我们是一家人,就算骨头打断了,筋还是连着的!”
来成都,怎么能不去书店点杯饮料,捧一本书,拍张照片。要是忘了拍,就暴露了……
方所
地址:中纱帽街8号远洋太古里MB1楼M068-M070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四 10:00-22:00 周五至周日 10:00-22:30
方所还是要说的,只能说除了很好逛,很好拍照以外,书是真的很齐全,真的很全。吕楠的三部曲以及新的《缅北监狱》都有公开发售。至于其他谬赞,就去看其他的文章介绍吧……
哦,对了,这里还是服装店、盆景店、饰品店、旅游伴手礼店、儿童游乐园、超难喝的咖啡饮料店……
不推荐:言几又,西西弗,文轩BOOKS,钟书阁
以上四家均不推荐。进去的第一感觉是个装饰公司,翻翻书,除了教辅,其他最多的就是《如何成为马云2.0》、《王健林是如何将“一无所有”唱成真的》,《如何成为一个王牌微信写手,月入百万》。若是你们发朋友圈时定位以上的书店,小心被相亲对象的绿茶婊前女友识破你的low品,不要说我们没有提前温馨提醒哦……
琦竻不打烊书店
地址:下东大街段义学巷81号
营业时间:7*24小时
第一次知道这里有个书店是因为某个夜深人静的夜晚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老式的公共电话亭,里面亮着一盏灯,十几本书以及一把椅子。电话上面四个繁体字“阅读光荣”,让人不胜好奇,这是装置艺术还是什么?顺着电话亭往后看,一家全是书堆叠起来的门头格外醒目——琦竻:不打烊书店。
这座24小时书店不同于早前开业的轩客会,没有国营背景,没有拿死工资的服务员,这里的服务员就是股东。过了半夜十二点半,在店里不需要任何消费就可以呆到早上7点,还有免费的柠檬水。除了书桌、沙发,还有供人小憩的房间 ,创始人觉得这是一座城市应有的善意。这种暖心还是在日本的7-11看到的,那里有专门为夜班者提供休息的区域,有免费的热水、冰水。
旧货市场的装修风格,倒是既便宜、方便又好看。如果在成都找不到一家你中意的深夜食堂,这里的精神粮食可能会喂饱你。
五块石旧书市场
地址:蓉北商贸大道1段-32号 国家级五块石旧货市场
营业时间:9:00——17:00
书店是不是一定要装修的特别好,一定不会通过卖书赚钱,而是靠卖咖啡、饮料、甜品来补贴成本?我觉得不一定。还记得大学的时候找城画、艺术与设计的过刊,后来找一些地方志、绝版的书籍,都是在一些没有陈列可言,灯光昏暗的旧书市场发现的,这种欣喜是出于对书上文字最本真的崇敬。
古时候,惜字如金,有字的任何纸张都不会随意丢弃。在太古里不远的惜字宫街原来就有一个这样的庙宇。如今太古里还保留着惜字亭,可已经被提着五颜六色购物袋的人们抛之脑后。与之对比的,旧货市场把论斤卖的书重新标价,我想这是这个时代里最“惜字”的行为了吧。
毛边书局
地址:清溪东路80号
营业时间:9:00——20:30
毛片书局?毛片怎么会是书局,人家是毛边书局啦。什么是毛边啊?书古老到长毛了吗?
毛边书是一种装订后没有切边的书,有些是两页合在一起印刷、装订的,因此看书的时候需要一边用刀裁剪一边阅读。这种仪式感,让人会真正沉浸下来阅读。
毛边书局最早开始就是收集毛边书以及旧书开始,在小店开了20多年的过程中,收集的书不断积累,现在一共有四个房间的藏书,密密麻麻地摆放在书架上,书架与书架之间只留下狭窄的一人行走的通道。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特别珍贵的四川各地的地方志和家族族谱。
行知书屋
地址:人民中路一段号附32号
连环画基本上是80年以前生人孩童时的记忆,把枯燥的大部头名著,用图文形式展现,通俗易懂。行知书屋除了连环画,没有其他的书卖。不足10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满了连环画,要小心侧身选择。老板说,“希望有一天,连环画能像川剧一样,作为文化传承得到保护,这是一代人的记忆。”
林文书局
地址:净居寺南街135号一栋一单元2楼4号
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有网店,排名很靠前。书的种类很齐全,还有四川地方志,藏羌彝等少数民族的文献。
一庐书屋
地址:三圣花乡蓝顶艺术新村二期5栋
两个女生在三圣花乡开了一间专门提供艺术类书籍的书店。目的是帮艺术家们更方便地找到高质量的画册。也因为这个原因,一庐逐渐成为艺术家和爱好者们的聚集、交流的平台。到顶的书架,退台阶梯式的设计,让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阅读的乐趣。
老书虫
地址:人民南路28号玉洁东街2号(心族宾馆南侧)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日10:00-01:00
老书虫对于在中国的外国人来讲,应该是不可缺少的意义和符号。在北京开了十多年的独立书店已经成为世界不同国家的作家、年轻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驿站。成都的老书虫不仅有传统的读书,还有餐吧,周末晚上有乐队演出,尤其是大提琴等西洋乐器的演奏。对于喜欢外文原版书的同学,老书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如果遇到下雨,不想出去,蜷在梅盖子的小屋看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小说、诗歌集、散文集、非虚构类文学作品,或者换个轻松一些的,《城市画报》、《艺术与设计》的全刊也是妥妥的。
成都这座城,好吃好耍的多得很!
以后有好吃好耍的,再和大家一起分享!
持续更新中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