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赋能乡村振兴 看成都乡村奏响田野“交响曲”

栏目:☀️ 作者:月兔 时间:2022-11-21 14:31:59

  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11月8日晚,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中共成都市委网信办、成都市农业农村局、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体育局主办的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成都赛区活动,在龙泉驿区洛带镇的五凤楼广场热闹开赛,来自成都市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等共计17个区(市)县的参演队伍,用舞蹈、歌曲、情景音乐剧等多样化的艺术形式,为观众献上了一场“乡潮”盛宴。

  二十四节气串联赛程

  优秀传统文化巧妙植入大赛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在大赛现场,主办方根据竞赛节目的内容及形式,将比赛分为“春分”“芒种”“白露”“霜降”四个节气。既蕴含着从春暖到冬寒,从播种到丰收的岁月变迁,又巧妙地串联起了整了赛程,立意新颖,引人入胜,将本次比赛的文化属性体现得淋漓尽致。特别的是,在开启新的篇章时,现场用介绍对应节气的视频引入,更是得到了众多现场观众的点赞。

  “今天我带孩子来看比赛,每个节目都很精彩,但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春分、白露那几个短片,做得特别美。我女儿以前对这些都不太感兴趣,刚才主动说回家要去学习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现场观众薛萍告诉记者,在文艺活动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既生动又让人印象深刻。

  大赛现场的舞台氛围屏顶端的灯条勾勒出了乡镇古朴屋檐的形状,层层叠叠,与舞台后的五凤楼形成了巧妙和谐的融合,当灯光与之交汇,影影绰绰,别有一番雅韵。

  节气、古建筑......这些传统文化元素都是对“中国式浪漫”的注释与表达。“在本次竞演大赛中,我们创新运用了很多传统文化元素,希望可以在与乡村文艺活动的碰撞之中,激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到大赛的议程设置中,将传统文化内涵渗透进文艺表演中,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天府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表达作出的一次尝试。”大赛相关负责人表示。

  各显神通 亮出“文化家底”

  振兴乡村文化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建设农家书屋到开展文艺演出,一项项文化惠民行动在提升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同时,极大程度地丰富了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提振了村民精气神、孕育了社会好风尚。

  在决赛中,来自成都市17个涉农区(市)县的表演队伍带来了多个文化底蕴深厚、乡村特色鲜明的精彩表演,综合展示了乡镇(街道)文化振兴成效,推介了各地特色文旅风光、美食和民俗特色等。各个表演队伍拿出“看家本领”,亮出“文化家底”,擦亮“乡村文化名片”,让群众真切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近观众,让观众亲近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拉近优秀传统文化与观众的距离,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活动,还促进了乡村文化走向振兴。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本届竞演活动采用“魅力乡镇推介+文艺特色节目表演”的形式进行比赛。充分表达了新时代乡村面貌、特色文化、美食美景、乡村生活等内容,以乡镇长、第一书记、新乡贤组成的“乡村代言人”纷纷出镜亮相,他们以创新型的表现形式,生动推介了当地民俗风情、地方特产、非遗文化、群众活动、人居环境等。

  经过激烈比拼,龙泉驿区洛带镇《客家水龙谣》荣获“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成都赛区文艺节目一等奖”;青白江区大同街道《稻香大同》和大邑县西岭镇《就是神仙也看不透》 荣获“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成都赛区文艺节目二等奖”;崇州市羊马街道《他们都说崇州美》、天府新区华阳街道《水墨兰亭》、新津区永商镇《龙舟号子》荣获“四川省第二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成都赛区文艺节目三等奖”。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只有牢牢抓住这个‘根’,才能真正激发出乡村振兴的源动力。”大赛相关负责人表示,“乡村文化振兴不仅需要立足当下,做好守正传承,更需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技术,不断创新。只有兼顾守正与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

  打造非遗新场景

  促进非遗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

  在大赛现场,蜡染服饰、竹雕鸟笼、棕编熊猫、周家刀、草编麦贴画、蜀锦等丰富多样的作品,都生动讲述着一个个血肉饱满、情感充沛的非遗故事。透过这些精致的作品,似乎可以看见非遗传承人为了让优秀文化留存于世,夜以继日地研究、打磨、传承技术,可以感受到一颗颗炽热又坚定的匠心。非遗传承人谢宝高在活动现场向观众展示了其亲手制作的蜡染青铜面具像,他告诉记者,科技的快速发展帮助古老非遗插上了腾飞的翅膀。“5G时代,宽带网络村村通,我在家门口就能做蜡染,线上线下同步展示销售,不仅让更多人认识蜡染、了解蜡染、喜欢蜡染,还方便自己照顾了家庭。”

  大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大赛营造了许多非遗新场景,聚合了许多历史温度与文化厚度兼具的非遗项目,力争打造出乡土文化“活名片”,助力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在本次竞演活动中,呈现了‘非遗+乡村振兴’‘非遗+文旅’‘非遗+产业’等非遗新场景。非遗新场景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彰显了天府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风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阅读:135次

我要留言

  

花呗网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