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达州疫情曝光,有些人,真是令人感到耻辱愤怒

栏目:☀️ 作者:月兔 时间:2023-05-13 03:21:02

#2022生机大会#

01

“很多老人熬过了饥荒,熬过了物质贫乏的时代,却熬不过这个冬天。”

看到这段话的那一刻,心里顿时五味杂陈。

这是近日冲上热搜的“达州疫情防控”词条下留下的一条醒目热评,整句话未曾提及一个字的奥密克戎和病毒,隔着屏幕都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与无奈。

这个春节,势必会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雪”!

为什么?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达州的最新状况。

仅凭一张图就能概括当地的疫情现状,达州某诊所发热病人围炉输液....

可想背后的状况,到底有多糟糕。

然而,12月9日上午,达州防控中心的官方人员回应,称这是不实信息,网传大量达州市民确诊阳性与实际情况不符,不过目前当地社会面新增阳性病例有所增多,疫情较为严重。

工作人员还建议:市民不要恐慌,随着气温降低也会增加一部分感冒流感人群,出现发热症状不一定就是感染阳性……

看到这条消息,大家有何感想?

网传说法到底是夸大?还是属实?

我们不得而知。

或许,此刻,也只有达州人才懂达州人的痛。

这件事咱们暂且不谈,但之所以,在保定疫情冲上热搜之后,这才几天,达州疫情再次让人揪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现象。

02

达州疫情的曝光,有些人,真令人感到耻辱愤怒!

“网红药”开始高价炒作,一盒连花清瘟由11.5上涨至88.1元,这太离谱了吧。

自从“新十条”出台,放开已经是大势所趋,大家似乎已经做好了准备,然而当现实摆在眼前多少还是会被惊到。

网上很多人对达州进行冷嘲热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扎堆就诊输液,简直可笑,发烧在自己家吃药,过不了几天就会痊愈,这样难道不香吗?

说得没错,专家们也都强烈建议居家隔离,就目前形势看,去药店买药是可行的。

但是问题又来了,很多网友指出,达州各个药房的药都早已被一抢而空,很多特殊的药现在十分紧迫,这种特殊情况下,想要退烧,只能去医院输液。

何止是达州这样的小城市,就连广州、北京等这样的一线大城市,“网红抗疫药”早就达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药店门口似乎总能看到一条长长的队伍。

而且,有些人开始坐地起价,一盒连花清瘟由11.5上涨至88.1元!

这些人可真是胆大包天,什么空子都敢钻,恶意扰乱市场,发国难财,一定不会有好下场。

的确,全面开放之后,核酸退场,下一个主战场,就是医院和药店。

先来说说药品。

群众买不到药,地方工作人员也必须做好这方面的管控,绝不能让药品成为继核酸检测之后的一个发国难财的工具!

那如何防止呢?突然想到了一个极其新颖的应对方式。

上文说到连花清瘟,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他的背后企业,也就是以岭药业,这家公司据说最近申请了一项口罩专利,也就是说,他们不直接卖药了,开始卖口罩了。

这口罩绝非一般的防护作用。

查阅相关信息《含有连花清瘟提取物的纺粘无纺布的制备工艺及应用》,才弄清其中的原理。一言以蔽之,就是将含有连花清瘟药素混合在口罩里,我们不用吃连花清瘟,通过口罩吸收就可以达到与吃药同等神效。

最重要的是,这款口罩定价为50元,我们不得不说,以岭药业是会做生意的。

奥密克戎的致病力呈几何数下降,但传染性极强,在这样的严峻环境之下,口罩将成为防护病毒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而这种带“神效”的口罩,或许会成为今后的主流。

03

再来说说医院与医疗资源。

疫情三年以来,我们国家似乎将钱全都投入到了核酸和方舱建设上,对于医疗资源的建设与扩充还没有很大的推进。

根据《最新百强医院》了解到,全国前60强中,北京有14家,上海有13家,广州有7家,其他省份不超过3家,甚至很多一线省份都没能上榜,更别提二线三线了。

从目前医疗储备来看,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千人的医疗床位是6.7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床位不到4张,这与发达国家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我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庞大的国家,14亿人口中有2.67亿人是60岁以上,80岁老人高达4000万,虽说新冠现在病态大大减弱,死亡率不高,但是人口基数如此庞大,再加上医疗资源短缺,感染速度迅猛,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体死亡数据,还能乐观吗?

国家疫情防控专家组组员冯子健称,放开后第一波疫情冲击一定会到来,每个地区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60%左右的人会被感染,累计感染率,疫情回落后可能80-90%都会感染,我们要面对这样的现实。

也就是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可能要被感染一次,2亿的老人,如果按照美国的新冠死亡率0.5%左右来算,那么我国至少106万老人被新冠带走。

如今全面开放,是大势所趋,发生大规模的感染,显然是迫在眉睫,而又不可避免。

一二线城市,医疗资源齐备,尚且可以应付,然而中国幅员辽阔,那些小城市,小县城,小乡镇呢?

可想而知,农村医疗资源更是稀缺,他们才是开放后,最危险,也是最需要保护的群体。

有些地方农村,还是一片净土,村里人流少,无感染现象,现在临近春节,城里人会一批一批地返乡,到时候势必会引发农村也跟着大片传染,正如如今的达州。

一旦出现大规模感染,村里一个卫生所又怎能招架得住如此严峻的考验?就像达州那样一群人围在一起吊瓶?甚至会更惨不忍睹。

一二线城市,医疗资源固然充沛,但城里人的处境也将异常艰难。

特是上班族,如果员工阳了,生产效益会受一定影响,据说,不少企业为了活下去,都偷偷给员工降薪,甚至出现居家隔离,从而不发工资。

工作不顺,回家又怕感染了父母,年轻人只能干耗着。

有人开始调侃:之前有些人天天吵着闹着,说什么不做核酸,要求开放,现在可好?怎么不蹦哒了,面对未来面临的不确定性,心生恐惧,甚至更加不敢出门,实在是可悲可笑至极!

现在再来讨论“封控”和“放开”已经毫无意义了,开工没有回头箭,既然我们走出了这一步,我们就没有退路了,不可能再回到以前全面封控的老路上了。

而放开,也不是我们所想的岁月静好,而是从一个困难模式,转向了另一个困难模式,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即将要接受一个巨大的考验,我想说的是,我们应该有这个心理准备。

就达州目前的现状看,不是最好,也不算最坏。

04

而达州不是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为了防止步入达州的后尘,家里有老人没打疫苗的,尽快安排,还能买到药的,尽量多囤一点,平时勤洗手,多锻炼,保持一个良好的健康状态,因为我们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此刻,属我们每一个的“抗疫新时代”才刚刚开始,曾经我们见证了无数的奇迹与荣光,而此刻,我们现在不再是见证者,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抗疫新时代”的创建者。

时代的重量,已经压在了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身上,哪怕再平凡,也要承担起我们肩上的责任与使命,为国家,为社会,尽一点绵薄之力!

当所有那些微不足道的力量汇聚在一起,这股洪流,一定会战胜所有的阻力!

最难的三年,我们都已经挺过去了,如今只是春天到来前的最后一场寒潮。

别害怕,别灰心,别丧气!

愿,2023年,一切都好起来!

END

阅读:141次

我要留言

  

花呗网

分类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