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典型的四川话语法和经典的四川话词语?
謝邀。
四川話一般指西南官話中的成渝片(成都、重慶等地)、雅棉片(雅安等地)、岷江片(樂山、宜賓等地)、仁富片(自貢、威遠、仁壽、富順等地),內部具有相當的共性與互通性。提問的是詞彙與語法,那發音我就略過了。說明一下,下文用半角圓括號()表示可替代的字詞,用半角方括號[]表示可省略的字詞,用全角圓括號()表示註釋。
音韻特點部份可見:四川多地方言調查結果彙總、巴中話音系特徵、仁富話音系特徵等回答。
本文所用拼音爲四川話通用拼音、部份用字參考两百多个四川話方言正字。
我就借一些高頻核心詞來討論共性特徵,儘量避免提到某地特有的詞彙(雖然難免代入我個人口音)。
1. (普遍)區分表示「無」和「未」的「沒有」。
A. 表示「無」用「沒[得]」。例句: i. 我沒[得]錢了。 ii. 你還有沒得錢,借我點? *例外:表示「有/無空閒時間」用「得空/不得空」。
一般有mo2 de2(1)(巴中、綿陽、南充等地)、mei1 deq(重慶、宜賓、自貢、樂山、雅安等地)、bu2 de1(成都、德陽等地)這麼幾種讀法。
B. 表示「未」用「未[有]」(與「沒[得]」區分,此處不寫作「沒[有]」)。例句: i. 我未[有]去過北京。 ii. 你耍未耍過王者榮耀? iii. 你吃(喫)[了]飯未有?(個別地區也作「你吃了飯未得?」)
一般有mei2(4) you3->1(多見於成渝片)或mei1 you3(多見於灌赤片)兩種讀法。
2. 區分「會做/不會做/會不會某事」與「對未來表示肯定/否定/疑問」的「會/不會/會不會」。
A. 表示「會做/不會做/會不會某事」用「會/不會/會不會」或「V得來/不來/V不V得來」。例句: i. 【書面語】他會開車。【口語】他開得來車。 ii. 【書面語】你會不會打麻將?【口語】你打不打得來麻將?/你會打麻將不?/你打得來麻將不? iii. 【書面語】我不會騎自行車。【口語】我騎不來自行車。
B. 表示「對未來表示肯定/否定/疑問」用「要/不得/得不得」。例句: i. 他明天肯定要來。 ii. 下週放假,我不得去上班了。 iii. 你明年過年得不得回去?
可見: i. 「會/不會/會不會」這個詞出現在純四川話的語境中,無論是書面語還是口語,都一定祇能表示「會做/不會做/會不會做某事」,而不表示「對將來的肯定/否定/疑問」。
ii. 口語中很少用「會/不會/會不會」,都用V得來/不來/V不V得來。
iii. 對將來的肯定/否定/疑問詞不對稱,肯定形式用「要」,否定形式用「不得」,疑問形式用「得不得」。
*註:「要不得」表示「不行,不可以,不要這麼做」,其反義詞是「要得」。
3. 區分「否定祈使」與「不想要某物」的「不要」。
A. 表示「否定祈使」用「莫moq」(不用「別」)。例句:
i. 過馬路莫闖紅燈。
ii. 走路莫耍手機。
另外,「莫」還可以表示反問,如:你莫給我好hao3生sen1讀書嘛(即「你要好好讀書」的意思)。
B. 表示「不想要某物」用「不要」,與普通話一致。例句:
i. 我不要你的錢。
ii. 送他一本書,結果他不要。
4. 提問「程度、數量、時間」等的疑問詞用「好大/好小、好多、好久」等(重音在前);感嘆詞同疑問詞,或用「多大/多小、多少、多久」、「才大/才小、才多、才久」(重音均在後),且句末一般要加語氣詞「哦」。「好」字組、「多」字組一般與普通話的用法相同;「才」字組與消極、負面的形容詞搭配時,通常含有嫌棄、不屑、輕蔑的意味,也可與表示疑問的「好」字組連用以加強語氣(句末用語氣詞「嘛」)。
A. 疑問詞例句:
i. 這個西瓜有好大/小?(詢問程度)
ii. 那甁水要好多錢?(詢問價格)
iii. 你還要好久下班?(詢問時間)
iv. 我們好久出去耍?(詢問時刻,個別地區也作「我們幾時出去耍?」)
B. 感嘆詞(略去與普通話相同的用法)例句:
i. 這個西瓜才小哦!(略帶嫌棄)
ii. 那甁水才要好多/多少錢嘛!(不屑)
iii. 你們下班才晚哦!(正常語氣)
5. 疑問代詞「甚麼」「誰」一般祇在書面語中使用,口語中多用「啥sha4子zi(3)」(個別地區也用「甚麼」「麼子」「麼事」等)與「哪個/位」指代。例句:
i. 你在做啥子?(「做啥」通常合音爲「zua4」)
ii. 這個書包是哪個/位的?(「哪位」爲更加禮貌的表達)
*註:「甚麼」一詞在巴中話中白讀爲「shong4 men1」,也可合音作「shom4」。
6. 表示「某人/某物能/不能[用來]做某事」,用「N V得/不得」。例句:
i. 這個人好吃得哦!(這個人很能吃)
ii. 那個藥水癆lao4人,喝不得!(那個藥水有毒,不能喝)
iii. 這碗飯是昨晚些煮的,不曉得還吃不吃得。(這碗飯是昨晚上煮的,不知道還能不能吃)
8. 一般疑問句式,不用「V 嗎」,用「v N V (N-V)」「V N」句式。其中小寫v爲謂語V的縮略形式;N-[V]爲否定詞或V的否定形式,謂語V也可以換作其他需提問的成份。
A. 「v N V (N-V)」句式。例句如1-A-ii、1-B-ii、2-A-ii、6-iii;
i. 你曉不曉得明天不得上課?(你知不知道明天不上課)
ii. 你週末打不打麻將?(你週末打麻將嗎)
iii. 你放假經不經常出去耍?(你放假經常出去玩嗎)
B. 「V N」句式。例句如2-A-ii、10-C-iii;(以下與A相對應)
i. 你曉得明天不上課不?
ii. 你週末打麻將不?
iii. 你放假經常出去耍不?
9. 表示被動不用「被」,用「着zhao2」。例句:
i. 今天早上上課去晏(ng)an4了,着罰站了一節課。(今天早上上課遲到了,被罰站了一節課)
ii. 昨天晚上忘了點蚊香,着蚊子咬了個包。
*註1:見過有很多寫作「遭」或「糟」的,但以區分平翹舌的口音來看,該字讀翹舌音,且「遭遇」「遭受」「糟糕」等詞中的「遭」「糟」字,在四川話中也讀陰平zao1,與zhao2的音對不上號。
註2:「着zhao2」字還常與「哦o2嗬ho4」的語氣詞搭配,用於表達無奈、哀嘆、恐慌的情緒。也可單用,類似於普通話的「糟了」。例句:
iii. 哦嗬,着了,這回考試又考㡀pie4了。(唉,完蛋了,這回考試又考砸了)
iv. 着,哪麼辦/咋[個]辦,忘了拿鑰匙,開不倒門。(糟了,怎麼辦,鑰匙忘拿了,開不了門)
10. 多功能詞綴「倒dao3」置於動詞之後,有以下用法:
A. 表祈使。例句:
i. 看倒書,好生聽課,莫東張西望的。(看着書,好好聽課,別東張西望的)
ii. 幫我掌倒下車子,莫儘zin3它倒了。(幫我扶下車,別讓它倒了)
*註:儘zin3字此處意爲「放任自流」,其正字不確定,用同音字替代。
B. 表(說話瞬時的)動作狀態。例句:
i. 盯din2倒我做啥子?我臉上又未寫字。(盯着我幹嘛?我臉上又沒寫字)
ii. 我把窗子關倒了,風一直吹起冷得很。(我把窗戶關了,風一直吹着很冷)
*註:表持續的狀態用「起」字綴,如「燈一直開起的」,以及10-B-ii、10-C-ii句。
C. 接續「得/不」,表示「可行/不可行」。例句:
i. 我要把今天的活路做完了才走得倒。(我要把今天的活幹完了才走得了)
ii. 這路上一直堵起,車子都走不倒。(這路上一直堵着,車都走不了)
iii. 喂,你好,聽得倒我說話聲氣不?(喂,您好,能聽得見我說話的聲音嗎?)
iv. 取了眼鏡,啥子都看不倒了。(取下眼鏡,甚麼都看不見了)
*註:i句中「走得倒/走不倒」還可換作「走得脫/走不脫」(但僅限「走」有「離開、逃離」意味的時候,ii句不能替換)。另有固定搭配「跑得脫/跑不脫」,與「走得脫/走不脫」意義相近,但「跑」字加強了「逃離」的語氣。有俗語「跑得脫toq,馬腦殼koq」,專門表達讓別人「吃不了兜着走」的意思。
D. 用以構詞。如:
「估倒」(逼迫)、「諳倒」(猜測)、「馬倒」(欺壓)、「默倒」(以爲)、「審倒」(小心試探)、「陰倒」(不張揚)、「幽倒」(注意)
——摘自維基百科
11. 程度副詞「很hen3」接續於「得」置於形容詞後,前置時用「好」「寡gua2」(巴中等地)「很he2/3」(重慶等地)「多do2[麼mo2]」(曾聽到過,出處不詳)等詞。例句:
i. 這本書好看得很。(這本書很好看)
ii. 那個人歪得很。(那個人很兇惡)
iii. 這個電影好好看。(這部電影很好看)
iv. 那盤菜寡好吃。(那盤菜挺好吃的)
v. 九寨溝很he2/3好耍。(九寨溝很好玩)
12. 指示、疑問代詞/副詞大致有以下幾組:
A. 這zhe4/zheq個geo4、那la4/le4/laq個geo4、哪la3個geo4。用法與普通話的「這個、那個、哪個」相同(「哪個」也可用於指代人物)。
B. 這zhong4/zhen4麼men1、那long4/恁len4麼men1、哪la3麼men1。用法同普通話的「這麼、那麼、怎麼」。
C. 這zhen4箇geo1、恁len4箇geo1、哪lang3箇geo4。川東重慶等地,用法同上。
D. 這le1裏li1、那la1裏li1、哪la3裏li1、這zhe4裡yi3、那le4裡yi3。巴中等地,用法同普通話。
E. 這zhe(r)1兒(h)er1、那le(r)1兒(h)er1。射洪等地,用法同上。
*註:該組詞正字均不確定,採用同音字或同義訓讀。
部份與普通話不同的詞彙(前四川話、後普通話):
A. 四川話詞彙與普通話詞彙的音節比較 i. 川單普雙 歪-兇惡、跩-摔倒、巴-粘貼、諳-以為、奓-張開、飲-澆灌、 抱-孵化、刨-撥弄、左-調換、馬-欺負、費-調皮、摌-抽打、 攆-追趕、號-批閱、咀-吮吸、捱-拖延、搌-挪動、爭-欠缺、 慪-難過、摸-磨蹭、面-麵條、湓-溢出、槽-翻動、 翕-裂開、 ii. 川雙普單 巴適-好、欛欛-柄、 和-軟、幾下-快、瓢羹[兒]-勺、估到-逼、 霧罩-霧、經事-韌、嘎嘎-肉、啪啦-堆、鹽巴-鹽、盅盅兒-盅、 iii. 川三普雙 棒老二-土匪、巴壁虎兒-壁虎、檐老鼠(耗兒)-蝙蝠、扯把子-撒謊、 懷兒婆-孕婦、磕膝頭兒-膝蓋、馬馬燈兒-蜻蜓、襪底板-鞋墊、 雪彈子-冰雹、賊娃子-小偷、偷油婆-蟑螂、冒皮皮-吹牛、B. 四川話詞彙與普通話詞彙的詞素比較 i. 完全不同 虱-癢、躂-跌、耍-玩、院-繞、車-轉、膀-碰、膼-踢、斗-拼、 煪-熏、豁-騙、跍-蹲、挼-揉、破-剖、掌-扶、默-想、挎-脫、 晏-晚、叫-喊、攏-到、蹅-踩、釅-濃、校-試、癆-毒、潷-濾、 過孽-吵架、噗鼾-呼嚕、活路-工作、婆娘-妻子、經悠-照顧、 灶屋-廚房、剎角-結束、橫順-反正、踏謔-作踐、背時-倒霉、 撐抖-整齊、安生-打算、往回-以前、二回-以後、頸項-脖子、 謱謰-邋遢、曉得-知道、造孽-可憐、安逸-舒服、行適-能幹、 踏踏-地方、彎酸-為難、各人-自己、相因-便宜、嬢嬢-阿姨 ii. 部份相同 拉絲-拉鏈、火炮兒-炮、轉來-回來、蹄花兒-蹄膀、院壩-院子、 擤鼻子-鼻涕、火閃-閃電、打伙-合夥、灰面-麵粉、向火-火、 皮面-表面、缺缺-缺口、抽抽-抽屜、皺皺-皺、別個-別人、 不了-不止、少午-午飯、側邊-邊、失悔-後悔、聲氣-聲音 iii. 順序不同 雞公-公雞、雞婆-母雞、氣力-力氣、開裂-裂開、 鬧熱-熱鬧、錢紙-紙錢、人客-客人、歡喜-喜歡
——摘自維基百科
補充:
i. 時間詞:
清早[八晨shen2]-早上、少(晌)sha3午[綿綿]-中午、黑老/晚些-晚上、
ii. 身體部位:
腦殼-頭、頸項hang4->2-脖子、膀子-肩膀、手桿-胳膊、倒拐子-手肘、
耳巴子/巴掌-手掌、手指拇[兒]-手指、胸面前-胸脯、腰桿-腰部、
尻gou1子-臀部、腿桿-大腿、磕膝頭(兒)/門(兒)-膝蓋、腳桿-小腿、
腳板-腳掌、腳趾 [兒]-腳趾頭、
其他詞:
訣-駡、
想到再更。